分享基地

史海风云

谁是历史上爱才惜才的楷模?非他莫属!(图)

世纪黑猫 2016-01-03 史海风云 10,320

803a508978283c81bf275bc2d03582da_1451801930_89.jpg 

受到《三国演义》影响,曹操在后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个反面人物,戏剧中的一张大白脸,尤其深植人心。而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俗语,其典故正是出自《三国演义》,意思就是正在谈论某人,某人就到了。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曹操集多疑、残忍、权谋、机诈于一身,是大家眼中的非正派人物,可是魏国在三国中却是人才最多、疆土最广、文学成就最高的,为什么?

其实这些人才绝不是没有识人的眼光,而是后人很容易被《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形象所影响,而忽略了曹操其他过人之处。就让我们来看看曹操有何能耐,能延揽三国时期最多人才为他所用。

称赞部属许褚,如护卫刘邦之樊哙

无论是敌是友,只要有才能、重忠义,就会得到曹操的赏识而被称赞一番;对于立功的手下,他也常常大加赞赏,喜爱有加。

曹操称赞自己的得力部属许褚说:“此吾樊哙也。”把许褚比作刘邦的贴身侍卫樊哙。樊哙在鸿门宴时,只身护卫刘邦,挡下假借舞剑意在杀害刘邦的项庄,让刘邦得以全身而退。而许褚也不负曹操所望,在曹操与马超对战兵败渡河,船伕中箭而死之际,许褚左手举马鞍为盾挡箭,右手驾船,终使曹操平安渡河脱险。果然不亚于樊哙护卫刘邦的壮举,好像古代版蓝波。

曹操对许褚的赞赏之语还未必特别,因为许褚单手就能倒拖一头牛走百步,天生神力,任何人都知道他勇猛无敌,没有什么稀奇的。那请看曹操和关羽初次见面的情形,你或许就能看到曹操与众不同的识人之术。

过人的识人术,力挺关羽出战华雄

正当董卓进洛阳挟持汉献帝时,各地诸侯组成讨卓联军,共推袁绍为盟主。而关羽当时只是个小小的马弓手,还没有资格在大帐中和各路诸侯共议大事,这时董卓部下勇将华雄,已经连斩讨卓联军几员大将,在各镇诸侯大惊失色、一筹莫展之际,关羽奋勇请战……

袁术一听是一位马弓手上前请战,就大怒道:“一个小小的马弓手,竟敢胡言乱语!与我打出!”可是曹操反应却大不相同,他力劝袁术息怒,力挺关羽出战并温酒一杯,当关羽提着华雄的人头回到中军帐前,曹操为他斟的酒尚有余温。这种一眼就能分辨优劣的能力,连当时的豪杰袁术都无法望其项背,和一般的凡夫俗子相比更如天壤之别。

不分敌友,赞赏赵云救主

对于血战长阪坡,七进七出曹军,奋不顾身救出幼主刘禅的赵云,曹操赞赏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活捉他)。”体现了他爱才、惜才的一面。试想在一场五十万大军对三千士兵的战役中,一位敌将在战场上杀死自己手下名将五十余员,所到之处,威不可当,如此勇猛的战将、单枪匹马就足以扭转战局,一般主将必定要尽快除去这眼中钉、肉中刺,不料曹操竟如此赞赏赵云,并希望他能为己所用,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自信!少人能及。

从前面就可看出曹操特殊的识人之术与他爱才、惜才、容人的胸襟。请再看一看郭嘉的例子。

取郭嘉提议,灭吕布、败刘备与袁绍

当袁绍忙于进攻公孙瓒,郭嘉立时向曹操提出东取吕布的提议。因为吕布不除,兖州不宁。日后曹袁争雄,吕布就会趁机坐收渔利。结果,曹操即时消灭了吕布,果然为日后的曹袁争战,扫除了心腹大患。

当刘备被吕布袭击,依附于曹操之时,郭嘉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且刘备得世人之心,不会为人之下,但也不赞成杀死刘备,寒天下英雄之心,所以向曹操劝谏道:“古人有云‘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意思是要软禁刘备,不料曹操爱才没有软禁刘备,反让刘备借口讨伐袁术而夺得下邳作根据地,对抗曹操。

曹操大叹不应放走刘备,并认定刘备是人杰,今日若不击败他,等到他日羽翼既成,就难以击败。而众将领都担心东征刘备时,袁绍会乘虚南下,曹操认为袁绍虽强临事却没有决断力,不用担忧,却也不敢大意。郭嘉则分析袁绍生性迟顿多疑,手下谋士又互相忌妒,不用担忧袁绍会乘虚进攻许都,反倒是刘备新到下邳,新整军兵,加上民心未服,东征一战可定,坚定了曹操用兵刘备,最后曹军大破刘备,解决了东边的问题。

在官渡之战前,当曹操面对兵力十倍于己的袁绍,心中也是举棋不定,而郭嘉向曹操分析曹、袁之间的“十胜十败”说,令曹操信心大增,一举击败袁绍,奠下统一北方的基础。

当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之战时,尽得江东之地的小霸王孙策,想借此良机渡江北袭许都,曹操部下闻之皆惧,连曹操对此消息也畏惧三分。郭嘉分析孙策为了平定江东,杀了许多地方豪强,犯了众怒,加上孙策自恃勇力过人而轻于防备,推论孙策“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并断言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之后的发展正如郭嘉所断言:孙策临江未济,就被地方豪强许贡的门客所杀。

官渡战后不久袁绍死去,就在众人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一举统一北方之际,唯独郭嘉认为应退兵,令袁绍儿子袁谭、袁尚自相残杀。曹操从计,袁谭、袁尚果因争夺冀州而开战,势力大减,让曹操轻松地统一北方。

郭嘉之所以有远见,乃因他对于人的心理与性格都能清楚论断,如刘备、袁绍、孙策、袁谭、袁尚等都被其推测过,极其准确。这个逐鹿中原的过程就如同高空走钢索一样,稍一不慎不只前功尽弃,亦有可能引火上身,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郭嘉这些推测决定了曹操扫平环峙四周群雄的用兵先后。

简单一席话,慧眼识英雄

然而这个郭嘉如何能得到曹操的赏识与重用?

当郭嘉和曹操初相见时,曹操已是一位能呼风唤雨、举足轻重的人物了。而郭嘉却是个体弱多病的书生,更糟的是,他的许多行为看来不拘常理、落拓不羁,不被世人理解、接受。

身分地位会蒙蔽人的眼睛,让人看不到真相。一些大人物虽然口说要礼贤下士,但常常是口是心非。韩信是楚汉相争时能左右当时天下局势的人,但楚王项羽、汉王刘邦在初次见面时都没有洞悉韩信的才能,直到刘邦最倚重的手下萧何月下追回韩信,才奠定汉朝四百年的根基。试想韩信是位领兵打仗的将才,他的才能从他对兵法的见解中即可得知,但刘邦和项羽都没能一眼看出来;而一位谋士无拳无勇,靠的是一张嘴巴,会说大话的人很多,有真材实料的屈指可数,更需慧眼识英雄。

荀彧向曹操推荐郭嘉,于是曹操召见郭嘉“共谈天下大事”,就这一席简单的谈话,郭嘉出来之后对别人说:“真吾主也。”而曹操则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曹操在极短时间就能分辨人才的眼光,正和郭嘉善于推测他人心理与性格的才能交相辉映。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像郭嘉这样的鹏鸟,没有曹操这种大树是无法展翅高飞、一展抱负的;而能得到郭嘉这样的人才为其效力,正说明曹操具有超凡的识人术及赞赏能力。

 

文章来源: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