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地

史海风云

蒋介石如何评价日军战斗力?

世纪黑猫 2015-04-25 史海风云 6,829


e280504c6c03eb677fae23b4a59d199f_1429966990_62.jpg 

柳州会议上,蒋介石总结日军作战有四大长处:快、硬、锐、密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因装备、训练、指挥等各方面皆落后于人,面对日军进攻,屡屡失利。对于这个强大的对手,蒋介石是如何评价的呢?

1938年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南岳会议。在会上,蒋介石分析日军优劣点时说:“最要紧的就是注重分析敌人的优点,他的劣点还在其次”。在蒋介石看来,日军最大的优点是其精神上的“坚决”,贯彻命令时“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且“能够忍苦耐劳”。另外,日本“全国军民一致服膺的‘忠君爱国’的精神”,也为蒋所赞赏。①

在军事指挥方面,日军“一面打仗,一面研究”,“他们每一战下来,都有会报……将他自己部队所发生的缺点,全部检讨出来,拿来研究改良……”日军的“指挥部组织健全,所有幕僚,都是从部队中选拔最有力最有精神的人员充任”;战斗时,“敌人长于协同动作,联络一致”,且“战斗军纪最为森严”。②

在装备方面,蒋介石举了交通通讯的例子,说“我们交通通讯人员的技术和办事精神不及敌人”,“如接电话,一般转接手大都缺乏常识,缺乏训练,每次接话,总是要说些闲话,延误时间,尤其与我们高级官长转电话,他故意多说话,以为如此,才是客气……”在列举了日军的九大优点后,蒋介石说,“我们将敌人长处检查出来以后,我们不必怕他,而要学习他的优点,抵制他的惯技”。③

1940年国军“冬季攻势”后,蒋介石又召开柳州会议,总结有日军作战的四大长处。第一个是“快”,“善于运用快速部队或突击部队,偷偷摸摸的乘人不备来攻击我们”。其次是所谓“硬”,日军官兵“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和坚强不拔的斗志……例如他上次以一团人守昆仑关,任你调多少部队去攻击他攻了半个月,他只是沉着死守,不为动摇……”④柳州会议召开前,蒋即当众朗读了日军从昆仑关撤走时的留书,其中谓“经五旬半期间,驻扎该地之我军数大队,竟能与蒋军十余师周旋到底”云云,被蒋引为奇耻大辱。

第三是“锐”,即“惯用锥形突击的战术”,“如他要攻那一点,任你多少部队守在那里,他只是像锥子钻物一样,很锋利的不顾一切向目标攻击前进……”最后一点是“密”,即保守机密。蒋介石举例说,“敌军向宾阳突进一举而言,他有二万余人在钦州湾登陆,直到我们永淳附近,他已走了二三百公里……我们毫不察觉,这种令人莫测的秘密行动,真是令人赞叹敬佩!”⑤同样希望国军向敌人学习。

同时,蒋也认为,日军还存在四大弱点:小、短、浅、虚

蒋介石知道日军战斗力远在国军之上,但从未沮丧。按照既定战略,日军被逐次消耗,兵力不足的弱点显露了出来。柳州会议上,蒋介石还总结了日军的四个“弱点”。首先是“小”,日军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只能用“小的兵力消极的来扰乱或突击我们”。其次是“短”,今后日军“只能在短短的时期内,攻打我们一个地方,虽攻下来,亦再没有持久固守的力量,立即就要退走,不然他就要失败,而且要有被我歼灭的危险!”⑥

再次是“浅”,“因为现在他的兵力,既经用尽,所以再不能深入。此后如果他还妄想从现在所占的阵地再向内侵,则穷其力之所及,最多亦只能深入到一二百公里,而决不敢再进到三四百公里以内。”第四是“虚”,即因兵力不足,致后方空虚。⑦

及至1941年10月第三次南岳会议时,因英美对日封锁,蒋介石更为自信。当时日军“除掉海军还未曾消耗,保持相当实力之外,其他如飞机汽油以及各种武器等已经一天一天的消耗,不如从前之多,即如他现在空军轰炸,每投下一颗炸弹,就无异于消耗了他自己一分的生命一样,决不敢再和从前那样随便乱投了。”总之,日军“无论从教育训练与技术体格那一方面说,都是远不如前。”⑧勉励国军勇于争胜。

其时日军在正面战场,虽还能屡屡发动攻势,但战斗能力确已下降。冈村宁次回忆,至1941年前后,日军中“老兵所剩无几,只有现役兵和年青的补充兵”;被称为中国派遣军“王牌军”的第3师团与第13师团,1944年时“再无钢筋铁骨之威”,而“其他兵团的装备、战斗力等均较前明显降低。全军建制已感力不从心。”⑨

即使是号称精锐的关东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其主力与物资也被陆续抽调。到1944年关东军已经没有一个受过高度训练,且有作战经验的师团了,以至于“关东军的兵员又膨胀起来。可是,这些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怎样呢?即便是最老的师,也只有昭和19年(1944年)5月编成的第107师。其他都是在那以后新建的兵团。编制、素质、装备都很差,训练也不够。人员勉强补充够了,但武器很缺。”当时日军整体上,武器数量与新兵的需求量相比,步枪只有所需数量的50%,轻机枪23%,步兵用火炮为28%,反坦克炮为74%,野、山炮为75%。⑩与蒋介石对战争的判断相符。

总的来说,蒋介石对日军的评价包含两方面,在承认日军诸多优点,号召国军将领向敌人学习的同时,密切关注日军实力的损耗,并以此激励将士,争取最后反攻的胜利。

注释:

①②③蒋介石:《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三)》(1938年11月27日),《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十五,秦孝仪编,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第527——538页;④⑤⑥⑦蒋介石:《柳州军事会议训词(一)》(1940年2月24日),同上卷十七,第46—64页;⑧蒋介石《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开会训词(二)》(1941年10月20日),同上卷十八,第339—355卷;⑨稻叶正夫:《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253页;⑩黄革新、李昕《中国抗战研究若干问题的再思考》,《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文章来源: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