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地

史海风云

秉笔直书 如实记录的史官

世纪黑猫 2015-04-24 史海风云 6,623


3a78185b081b1c639c1b72c1eee1580d_1429858477_59.jpg
中国是世界上信史最长、最完整的国家,中国人可根据历史来判断现实。唐代著名史官刘知几在《史通》中说:「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也就是说,历史是用来记录功绩、纠正过失,分清善恶、辨别好坏的。因此,这就要求做史官的人必须做到秉笔直书、如实记录。

史官的历史要追溯到黄帝时期,沮诵、仓颉就是史官,他们当时负责造字。据说仓颉有四只眼睛,他通过眼睛观察到万物的形状,模拟出他们的声音、形状,创造出象形、形声字,通过一些事物表达意思又创造了会意字。

《说文解字》上的解释:「史,记事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就是说史,是记事,坚持公正直笔。所以对于史官的要求也就一目了然,史官就是要如实地记录,不得偏私。不仅如此,古代还有一个规定,君王不许观看当朝史书。

唐太宗在魏征死后曾说过:「把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冠;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朝代的兴衰更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了解到自己行为的得失与对错。」

唐太宗还说︰「魏征死去,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从这句话我们看到唐太宗是通过历史、人言,来知道自己行为上的过失。所以贞观二年,他还在门下省设立了两名起居郎。贞观十年,褚遂良当了起居郎一职,专门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

在《史馆杂录上》记载唐太宗和褚遂良之间有这么一段故事:一天,唐太宗很想看《起居注》,想知道自己在言行上有什么过失,从而可以改正。唐太宗问褚遂良:「卿知起居注记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褚遂良回答:「今之起居注,古之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检戒,庶乎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意思是今天所设立的起居之职,就是古时的左右史官,皇帝的善举恶行统统要记录下来,以约束皇帝不违法。至于皇帝要亲自看起居注,这是没有先例的。

唐太宗又问:「如果我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得很硬气:「遵守道理不如遵守为官的职责,臣的职责就是记录君主的言行,无论君主有任何举动,臣都要记录。」

门侍郎刘洎说:「即使您下令让褚遂良不记录,天下的人也会记录。」

唐太宗又问大臣房玄龄:「为什么君王不能看看国史?」房玄龄说:「国史是善恶必记,臣子因担心自己所记录的事会触犯圣意,从而篡改历史,所以才规定君王不许看当朝史书。」

唐太宗是英明之君,他对褚遂良有拂龙意的回答不但不计较,唐太宗在临终前,还将他委任为托孤辅政大臣之一。正因为唐太宗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任用正直敢言的官员,才使「贞观之治」的形成有了必要条件,并为唐代的开明政治奠定基础。

中国的历史之所以能保存的如此完整,是因为有一批公正撰写历史的史官。他们为了给后世留下一部真实的历史,付出巨大代价,遭受了许多磨难和厄运,有不少史官丢掉性命,还有司马迁更遭受宫刑之辱。

因为史官的巨大付出,才使后世子孙能看到古代的真实历史,能知晓圣贤的品德和小人的奸诈,才能明辨是非真假,才能看清几千年的朝代更替和起落兴衰,才使中华民族智慧善良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