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地

史海风云

权贵们真的爱朝廷吗?

网络转载 2018-04-05 史海风云 27,369

a1.jpg

《诗经》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述出了中国王者的霸气和臣者的神气。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江山易主犹如旋转的走马灯,统治者、管理者的角色总在不断变更。而改朝换代、江山易主玩的一个大游戏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于是乎每“收拾一次旧山河”就有一批新权贵昂然涌现,一批旧权贵黯然退出。新权贵鱼跃龙门呼风唤雨,旧权贵虎落平阳一蹶不振。由此说来,权贵们的命运确实与朝廷紧密相连生死攸关。自然,要保住既得的利益权贵们最希望的就是本朝千秋万代,从而能长久甚至是永远沐浴着皇恩浩荡。从这意义上来说,权贵们应该是最拥护最支持最爱戴朝廷的。一旦朝廷有难,这些深受王朝恩泽的既得利益者,理应挺身而出在所不辞惜死心塌地肝脑涂地报效朝廷支持朝廷!可真会这样吧?我们还是让史实说话。

崇祯十七年三月(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部百万进逼北京,这时的京城,兵少粮缺,守备虚弱,己到火烧眉毛之窘状。无计可施的崇祯准备放弃宁远,紧急调吴三桂部队驰援北京。可打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行当,要吴三桂进京,大约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而此时的朝廷财力己是山穷水尽,国库存储仅有区区四十万余两。因此,能否及时地筹措银款就成生死攸关的大事。可是想要从老百姓身上征刮已没有充足时间也无充足地盘了。崇祯万般无奈,只得求助于文武百官捐赠。他希望自己的亲戚在危难之际起表率带头作用,于是密令皇后的老爸周奎率先纳银十二万两。可负责募捐的太监徐高到周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哭诉半天劝捐时,身为崇祯的岳父,当时最大的富豪之一的国丈爷竟然不为所动。以至徐愤然说道:“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崇祯知道后,退而求他捐十万两。周奎仍哭穷,道即使勒紧裤带也只能捐一万两。崇祯认为一万两委实不够意思,至少捐两万两吧,便放出话来,说要查处岳父有无“贪鄙事宜、不法情事”。周奎急了,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背着崇祯给了他五千两,可即便这出自于崇祯内帑的五千两,周奎也只拿出了两千两,笑纳了三千两。就是说周国丈名义上捐了一万二千两,实际上只拿出了七千两。宫里的太监以王之心最富,但也仅献万金。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首辅多年的魏藻德,知道一点钱不出说不过去,于是含泪捐了五百两银子。另外,还有少许官宦捐了些。但大多重臣官宦,尽管他们多数富得流油,却纷纷装穷喊贫,甚至在自家的大门上贴出“此房急售”的字条,表示他们家里已穷到要卖房度日了,有些人拿出一些不值几个钱的器皿什物摆在市上兜售,表示己至倾家荡产地步。崇祯无奈,干脆来了个摊派,比如浙江出六干,山东出四千等等,个人的最高限额是三万,但满朝竟然无人达标。人家有钱不出,崇祯只好又改个法子,号召出力,令众人供输粮草官军,或赡养将士们的妻子儿女,使守城军队无后顾之忧,但反应更为冷漠,只好作罢了。

与此相对照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他把一生积蓄四百两白银全部捐献给朝廷。当这位可怜的老人捐款出来走在街上时,耳闻李自成攻城的隆隆炮声,禁不住号啕大哭--他很清楚,崇祯王朝已无力回天了。崇祯潸然,特封老人为锦衣千户。然而这个忠心耿耿的老人只当了一天的锦衣千户。因为次日,历史的巨椽给大明朝划上了休止符。此外还有甚多小民百姓痛哭捐金,多者三、四百金,少则悉数铜板。

三月十九日晨,太监王相尧在宣武门,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正阳门,戚国公朱纯臣在朝阳门迎降,北京城陷,崇祯披头散发自缢于媒山,身边只有一个贴身太监陪殉。

李自成攻进北京后,对达官显贵、富豪财主们的财物进行了极其残酷地抢掠搜刮,他们纷纷被打、被关、被绑、被杀、被抄。在周奎府中抄出现银五十二万,奇珍异宝,绫罗绸缎价值数十万。在王之心家里,追出十五万白银及许多上品金银器物。魏藻德几十年来搜刮的财产全成了刘宗敏的战利品,他本人也被夹棍夹破脑袋,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当然,美女也不放过,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霸占,遂使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入关,从而改变了历史进程。

读到这些我很感叹乃有些愤怒:这些权贵们怎么了?当与他们生死攸关荣损相依的朝廷岌岌可危最需要支持帮助时;当最能表现他们对朝廷的忠心和爱心的情景来临时,权贵们却退却了,集体演出了一出使人啼笑皆非的拙劣的闹剧。他们把那些本是朝廷赋予他们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黄的白的花的什物看得比朝廷的生死存亡要重要得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和爱心竟远不如那六十多岁的老汉及甚多小民百姓来得赤诚酣畅,孰优孰劣历史己给出了答案。

那个曾经给予他们无限荣华富贵的王朝在他们的冷漠目光中訇然坍塌了,而权贵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所有财富包括漂亮的女人乃至自己的性命却都被“新权贵”掠夺得一干二净。他们的自私狭隘、冷漠矫情、爱心缺失终于得到报应——不仅葬送了崇祯王朝,也彻底玩完了自己!或许到这个时候他们才“觉悟”过来,可惜一切晚了,既有现在何必当初呢!

当然,追究起责任来,崇祯也是不可推御和饶恕的,自己就是个守财奴,不肯拿出全部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饷,真是糊涂到家,咎由自取。但这不能作为权贵们为自己所作所为开脱的依据,你们毕竟是依附在崇祯王朝这个大鸟巢里讨活并充分享受着朝廷赐予福祉的达官显贵,岂能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当然,这也真实地折射出了权贵们的心思,倘若你是真心实意地热爱这个朝廷,还会心痛几个钱吗?你看那些包养情妇二奶三奶的官员富豪们,对喜欢的女人是何等的有求必应何等的阔绰大方!所以对有些常拍着胸脯,把“忠君爱国,大公无私”等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权贵们,我是有些怀疑了,可信成色有几份?

我想起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国难临头时,挺身而出的往往不是肉食者,而是那些原本与国家和政治离得极其遥远的引车卖浆者流。 

 

来源:博谈网  作者:海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