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地

史海风云

墨家的理路:正本清源

网络转载 2018-03-29 史海风云 12,926

a1.jpg

感谢清朝孙诒让、毕沅老先生将墨家从故纸堆里刨出来。
也感谢清末梁启超、谭嗣同和历代革命家大力宣扬,使墨家重新扬名于世。

 

然而由于早期研究者都是儒生,以儒解墨,将墨家视为儒家激进派。毕沅翻韩愈说法:孔墨相通互用,竟成直至今天解读墨子的方向标。也因为一直以来为了给革命主张找一个国学基础。再因为后人沉醉在虚幻的荣誉中不能自拔,在错误的道路上钻牛角尖。墨家被严重曲解。墨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一代代青年人喜欢上墨家,进入社会生活后又对墨家学说产生疑问,只保留对墨家人格的敬仰。

【墨子思想包含有深刻的矛盾。他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带有若干空想成份,难于为多数人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却又有着专制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从这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墨家的固定思维。笔者07年以来观察墨家的情况,见到一波一波年轻人进来又出去。觉得有必要将墨家的理路写清楚。

过去对墨家的错误吹捧现在已经是毒药。墨家不但不是儒家激进派,而且是华夏传统治道的继承和发展。不但不是专制,而且是最深层的自由。笔者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一向自卑,并没有写东西的欲望。开始只是随便写写对尚同对墨家思维特点的认识,后来在墨家学子们的鼓励下越来越想写得更清楚一些。感谢各位的鼓励,本系列《墨家的理路》希望达到从思维方式开始的正本清源目的,并以现代视角去解读和评价墨家学说。我们必须认识到,老墨才是华夏传统治道的继承者。但墨家学说又没有拘泥于治道,将华夏传统治道发展成为社会构建学说。

解读一个学派,不能看主张表面的那些字眼。同样一个'民主',有近乎无数种内涵,其理路大不相同互相矛盾。孔子讲'仁',墨子也讲'仁',用词一样,理路不同,内容也不同。所以要分辨学派要看其如何认识世界,这才是根本的东西。康得的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本体论是一个学派的根本。现代人们认识到认识论才是更基础的东西。而认识论又分为可知论和无知论两种。配合各自不同的先验认知,得到各自不同的主张。儒墨的分歧是根本性的,有本质的不同。

儒家属于可知论传统,而且儒家总是把自己放在仲裁者的位置上,否则如何解释他要找一个“中”,他能找到一个“中”?儒家的本体论是“推己及人”的、以亲亲之爱推理出来的仁爱等道德体系。后期发展出来的“天人合一”、理学、心学都包含“推己及人”因素。现代有的儒家思维方式的人,把西方圣贤看做圣贤可能不再尊孔。但他们还是把西方圣贤当框框看。与儒家自认仲裁者不同,墨家人只把自己看做其中一个主张者。以老墨为代表的无知论传统,必然是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工具理性。必然有在尊重传统基础上小心求变的特点。

我们解读经典,最低目标应该是让经典能自圆其说——内部无矛盾。这些经典本身就是能自圆其说的。不管该经典内是否存在错误观点,我们决不能以自己观点美化、扭曲、修改该经典。至少要保持该经典本身理路。解读一部经典还需要注意公孙龙子最早提出来的:物有所指。不能用没有实指或者实指不明的概念去解读其他概念。特别是被解读的概念本来就有实指,绝对不能。

比如墨家《尚同》解读的问题。尚同说:王之所是必是之。那么王的那些'所是'是什么呢?如果墨家没有说,可以通过当时的社会情形推测。然而《尚同》篇接着就说了那些'所是'是什么东西,是通过从下到上层层提取的共识。那么就不能再以儒家的脑子讲专*制了,墨家尚同实际讲的是君王要严格执行社会共识所形成之法。很明白的道理,可是不懂物有所指的道理,就很容易变成各说各话。达到自洽和实指两个标准后,自己加一些溢美之词则是个人所好、无伤大雅。

墨家有自己独有的一套本体、逻辑和词汇,与先秦其他各家不同。墨家的逻辑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墨家率先认识到构筑一套认识论、逻辑对学说严密性的重要。墨家仅有不到60篇文字存世,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保存了《经上》《经下》《大取》《小取》几篇。这使得我们能够摆脱儒家二千年垄断的限制,真正读懂墨家学说。儒家二千年的垄断,使得中文所有词汇都带有儒家含义。

墨家名辨篇目的撰写,这一超越其他各家的卓识,为现代墨家的重现提供了可能。我很奇怪,明明墨家自己提供了名词解释,为什么大多研究者宁愿大段引用儒家的文字而不愿采纳墨家自己的语言。用儒家概念看墨家,看到的只能是儒家罢了。《墨家的理路》系列中会有比较多的儒墨对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将墨家理路与浸淫国人2000年的儒家对比,难以避免用儒家的思维方式看待墨家。国人在儒家氛围中时间太长了,思维方式难免是儒家的。另外,笔者在解读墨家时,特别注重各学派对墨家的评价和辩论。有对比才能知道自己。

儒家概念和思维下,对墨家的误读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认识到墨家上天、鬼神、非命的“绝天地通”、不能“人神混杂”的结果,必然是无知论。没有人可以代言上天,也就没有人能掌握真理,这就是无知论的根源所在。

2、虽然认识到墨家是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学派,但没有意识到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根基,必然是无知论。认识不到墨家是无知论传统,就不可能理解墨家的那些主张。

3、没有正确理解墨家认识论和方法论中所包含的无知论,也没有将已经正确理解的“类”“同”“比”等概念,和“以类行”、“三表法”的方法论运用到对墨家的解读中去。

4、有意无意回避墨家义利合一于人性的,有趋利、趋义内在驱动力的人性论。也就拔掉了墨家整个理路的其中一个支柱。将墨家理论置于单纯付出的空想状态。

5、不愿意面对墨家贤者富且贵的主张,不愿意面对墨子大工匠、手工业经营者身份。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回避义利合一,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想不通为什么墨家会有这个主张。导致对尚贤主张的误读和所谓的平均主义。其实墨家要求的是“德能兼备者所有和经营”罢了。

6、不愿意面对墨家维护封建制、维护自治制度、否定行政大一统的事实。【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有余;今以并国之故,万国有余皆灭,而四国独立。此譬犹医之药万有余人,而四人愈也。则不可谓良医矣】。非攻的结果必然是保持原先始封诸侯,万有余的局面。尚同篇也提到天子分封诸侯。还有荀子“墨家不知一天下”评论。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7、没有正确理解《尚同》篇描述的以法律实践为源、民众参与立法的法律制度。这一点与上述第6点一起,共同导致了“墨家专制”的误读。

8、认识不到前面7点,也就认识不到墨家有一个多么宽容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直到17世纪都可能领先于世界的理论体系。

墨家墨家以天志为本,皆天臣、兼相爱、不相攻攻、交相利、志功为辩五大超法律原则是从天志推出的先验。这是墨家本体论。墨家的认识论,讲究闻说亲,也就是学习、推理辩论、亲历(包括实验)。墨家认为人是不能认识事物的全部的。所谓石之兼、盈坚白,就是说我们只能认识片面,全部的属性是大于我们的认识范围的。也就是说,人根本无法知道天志的真实,只能是推理和阶段性成果。

君亲师均不可法,尧善治、在诸古、而异时、说所义。注重经验又不拘泥经验。墨家的方法论,极注重实践和思想实验、注重经验(考兴衰)、注重逻辑(说出故)、注重与现实结合(慕万物、比群言)。墨家的逻辑特点是,将事物的属性抽象、分类,所谓类逻辑——“以类取、以类予”。墨家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墨家“三表法”中。有了这些基础,才好继续理解墨家。墨家总的精神是兼爱,是人格平等,是以社会合作(交、相、交利、互助)、促进各人利益为目的,以义(社会共识)为实践,形成以信(包括言行如一)为首义,先行、互助、自强为特点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是属于工商游民的,整个体系明显的以合作、交易为核心价值的痕迹。墨家讲大利,'大利'正是兼相爱、交相利、不相攻那个'相'字,也就是以合作促进各人利益。墨家讲'大义','大义'就是在合作和各展所能。所以在墨家语境里,义利密不可分。义利在墨家人性论中就密不可分。

在这种墨家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墨家认为社会需要有法仪(法治秩序)的保障。而又因为兼爱(包含平等)的精神,和各人认识、利益有所不同的现实,进而主张民众参与立法、为政者严格执行法律的法治——尚同(同是类同,也就是共识)。墨家尚贤,是兼爱平等、尚自强、各展所能、秩序的必然。并且通过阶层流动的方式保持封建首领经营者本色。

这是墨家对政治结构的设想。墨家结合当时贵族阶层浪费成风,不顾平民死活的现实。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墨家要求为政者节俭,自己就得先做榜样,表现为自苦。非乐、自苦是因应现实,要求为政者保持经营者本色,而非教条。墨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一个互爱、互利、合作、互助的社会。而且墨家讲君亲师均不可法,尧善治、在诸古、而异时、说所义。和完整的本体论、认识论基础。构成一个能随时代进步的开放性体系。

墨家学说可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创造。墨家的逻辑学和机械、城守等学问的水准相当不俗,是领先时代的尖端。不过,我还是更愿意说墨家的社会学说才是墨家学说最精彩之处。本系列《墨家的理路》以现代社会学说习惯将墨家学说进行了整理。目的是系统化、逻辑化,线索化,方便读者对墨家进行理解。方便读者正确认识墨家的内在逻辑和理路,认识到2000多年前的墨家曾经有过多么伟大的创造。在本系列的最后还附有一个《墨家三字经》希望人们在读《墨家三字经》的时候,能联想到本系列所讲述的墨家的理路。与流行的解读不同,笔者在《墨家的理路》中展示了一个不是用屁股思考的墨家。

【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为什么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仍然能存在?正因为子墨子与苏格拉底一样,基于自己身份的便利,广泛接触和理解包括君侯和贱民在内各个阶层,实现了天下共赢的社会理论设计。也因为墨家人将立信做为社会道德、规则、自身行为的基础;以身戴行、以实正名,树立的伟大人格。历史必然不能忘记曾经有那么一个伟大的墨家,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不为墨子、禽子、孟胜等墨家人物的事迹动容。墨家不是靠动嘴皮子自吹高尚而留名。


 

文章来源:痞客邦      作者: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