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地

天下杂谈

常山七次郎-儒教傳統社會的心理特徵

网络转载 2018-03-20 天下杂谈 13,838

a1.png

 何某些老一輩的人都給人一種腦袋硬梆梆,的感覺?尤其是傳統文化當作生活方式的那些人(估且稱之為儒教徒吧)特別是如此。
 傳統文化與這種僵硬的心理特徵有什麼關聯性,他們是怎麼造成的?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大家都知道當兵當久了會變笨,原因是什麼?因為在部隊的環境,不自由,必須閹割自我,當一不小心犯了錯或是不合長官的意,會遭到各種懲罰、侮辱、脅迫、霸凌,在部隊的環境中伴隨著心理壓力如影隨形,而且還有經常性的睡眠剝奪。

 「我已經道德勸說過了,再不聽就死路一條。」就是外儒內法的精神。

 傳統社會控制方式就是採用外儒內法的兩面性。無論是思想層次或是行為層次或是社會層次,都有層層的限制。因為儒與法的目的都是為了維持社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而創立的意識形態。這種權力集中制度會造成階級流動停止,個人才華與發展遭到扼殺。所以在儒教文化圈自發性產生的的特殊領域天才非常稀有,畢竟在一個能尊重差異的環境中才是孕育這種天才的搖籃。
 但民間還是流行從小開始進行讀經教育,要背誦各種典章詞句。。這下好了,去過讀經班的小朋友無論智商再高超創造力都熄滅了,最終讀經班會培養出殭屍般的乖乖小孩。
  在農業社會拿儒教來維持社會秩序,以孝道鼓勵生育,增加土地開發,是有效的手段,但現在的自由市場經濟社會是知識經濟,限制性的意識形態是沒有辦法產生經濟產值的,家長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會叫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徒勞無功地背誦更多的知識。最後再來集體苛責「都是教改害的,你們台灣學生都不努力,看看中國的學生多認真。」最終,他們還是沒有搞懂他們的方向是錯誤的。 
 這種環境給人的限制是禁止性的,很多時候長官沒有標準而且永遠不會滿意。這會造成一種人性的扭曲。讓下級士兵活在恐懼的壓力之中。傳統文化其實就是如此,所謂儒的道德勸說,只是紙上文章而已,儒所衍生出來的法,才是實際執行內部統治的意識形態,儒則是給予法的殘忍合暴力合理的藉口。

a1.jpg

 而制定秩序的統治者是明白這些事情的,但他們並不打算改變社會風氣,而是打算維持自己的統治階級利益。在中華文化圈的統治者,是最高級的馬基維利主義者,外表溫良恭儉讓,但為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是不擇手段的。不擇手段的統治階級,和道德殭屍的被統治階級,構成的超穩定社會。就是所謂的中華傳統價值的社會。
 而傳遞這種價值的單位就是家庭,其核心的孝道,與現代社會的自由主義精神悖離。孝道的基於一個假設:「你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你永遠虧欠父母。」
 《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這種原罪論是合理的嗎?父母要生下孩子前並沒有辦法知道孩子願不願意誕生到世界上,其實這個世界充滿痛苦與障礙,父母生下你來受苦竟然還要感謝?這不是很奇怪嗎。親子關係,頂多兩不相欠,不應該是孩子虧欠父母。
 孝道要求孩子為父母而活。為什麼要為別人而活?這與現代自由人文主義是完全互斥的,自由人文主義要人們聽從自己的自由意志,盡可能地達成自我實現。儒教文化的孝道則是要你為父母而活,為統治者而活,為符合社會眾人的道德價值而活。
 《孝經》「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個人落實孝道文化的話,不可能自我實現了,只剩下自我閹割和基本需求,所以儒就徒都常常都恐懼著不能賺錢吃飽,像是生活品質、享受、快樂、創意、理想、自我實現都不是他們的生活價值。
 孝道是維持傳統封建制度的利器,也就是將人區分貴賤,並且極力阻止社會階級流動。
 《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 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孝道文化甚至要求孩子在父母幹壞事的時候,好聲好氣的勸諫,父母不聽要哭泣的跟隨,被打也不能抱怨。不管父母怎麼做,孩子都有罪的,而且不能痛苦,不能抱怨。這樣真的算是一種教育嗎?
 有人說孝經跟弟子規是後來的人扭曲儒作為統治工具,而孔子本身沒有問題。但不管先秦的儒教,秦漢後的外儒內法,民國後的新儒家,共通點是是利用一個外在的制高道德標準在抹滅個人的自由意志。當自由意志完全消失之後,會變成君子,變成聖人。這種聖人,剩下來的功能就是生存與繁殖,讓統治者作為社會穩定生產的工具。這種毫無人性的道德殭屍就是儒者們追求的真相。
  與其作個大聖人,不如好好地認識你自己,挖掘你自己,成為你自己,好好聆聽自己的聲音,不要輕易地抹滅掉自己的人性。
 
 
 延伸閱讀:
 
 將法家「人性化」的下場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777/884981
 
 “外儒内法”这四个字最早是谁说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24683



本文转自: 常山七次郎-儒教傳統社會的心理特徵  转载保留原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