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谈
儒学与共产主义的趋同演化-常山七次郎
网络转载
2018-04-23
天下杂谈
14,780
帝国是自发秩序的消耗者,权力分立的制度下,文化是活跃的,权力集中的制度下,文化是封闭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原理。缤纷的文化,多是城邦产生的。封闭与动乱,多形成于都是帝国后的格局。
东亚曾是有自由主义的,「道」就是一种原始的自由主义。道德经的道德不同于儒的伦理道德,可以将「道」理解为自发秩序,古代东亚的儒道之争几近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儒赢了就是造成了数千年不断轮回的易姓革命。
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儒与道,本来有同一个文化起源,它们有共同的文化经典「易经」讲的就是变化,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其实广义演化论。
但是当「变化」变成「僵化」的人为控制,帝国就产生了,近代马克斯主义的史学的错误在于,将帝国主义看作是人类文明的次高峰,而把不可能达成的共产主义天堂预设为最高峰。实际上,当人类被帝国圈养起来,就没有办法再维持自发秩序的产生了,如果用这样的观点去理解东亚的历史进程,你就会发现东亚其实在历史的进程上是「分裂时缤纷,一统后衰弱。」
泛基督教文化圈也有僵化的时期,史称「黑暗时代」,当公元313年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罗马帝国奉基督教为国教,使国家与教会关系融合了。政治与宗教统一让教会组织不可避免的产生腐败。一直到马丁路德开启了「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才让自由的步伐又重新向前迈进。
在东亚,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征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长安策问。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应该「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实际上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也具备将基度教立为国教的同样效果。
但作为自发秩序的种子,在启蒙运动时期发芽,伊比鸠鲁学派的卢克来修所著的《物性论》被重新发现了,于是开启了西欧的自由主义时代。东亚就再也看不到西方的车尾灯,事实上柏拉图跟亚里斯多德都是西方教会拿来统治的理想学说,但《理想国》就如同共产主义天堂,哲学家皇帝就如同内圣外王,全是作不到的乌托邦幻想。
但是在近代的历史架构中,尤其是在东亚的学校历史教育采用的是「民族主义史观」与「唯物史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把他们的思想拿来作为改造历史的观念框架,最明显的错误就是,当人们使用封建一词,却不能察觉西方的封建与东方的封建性质不同。凭什么说历史总照着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去发展呢?这个完全是历史决定论的所造成的荒谬。
历史并不是世纪帝国,不会固定从黑暗时期进入封建时期再进入城堡时期最后到帝王时期,把唯物史观的框架拿掉才能对历史进行窥探,很有趣的是儒家跟马克思主义都喜欢对历史进行改造,先秦东亚的历史观留下来的一个书写惯例就做春秋笔法「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用儒的道德去修正历史的作法,假如说儒家认定的有德的圣王,我们就要用史官的笔替他化妆成一个完美的圣人。
马克思主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今天纳粹被污损成为不可谈的不可接触的,但讲到真正大量造成种族灭绝事件的的马列主义者,像是史达林、毛泽东、格瓦拉、卡斯楚、金日成、金正日都还有大量的拥护者就连偶像崇拜的方式都如出一辙。儒有所谓儒家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渊」「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不就跟崇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史达林是一样的吗?
有些人用尽一生精力去反对儒家,用的却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新的道德反对古老的道德,但他们竟然没发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同世界」不就是「共产主义天堂」吗?
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文化趋同演化。
趋同演化指的是在相似的基础下,自然会演化出很类似的生物。人类的社会制度作为一种衍生的表现型,当然也会有这种现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共产主义国家,他们的领导人通常都圆圆胖胖的,各位有想过为什么吗?在西方的社会或是一个资本发达生产量高的地方,肥胖是一种不健康的象征。但在共产主义社会,肥胖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代表你有足够的权力获得足够的粮食。碰巧的是,在东亚有一种说法,叫「福相」就是在讲胖子是具有福气的。
奇怪了在东亚传统文化里,胖竟然是一种,有福气位高权重的象征,竟然跟共产主义社会下的观念竟然是互相吻合。事实上透过一些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社会的叙述,他们的笔下所描写的中国社会是极度贫穷的。
也就是说以儒教做为统治基础的古代东亚一直以来都跟实行马克斯主义的地区一样贫穷,才会同样将「胖子」做为权力与幸福的象征。
也就是说以儒教做为统治基础的古代东亚一直以来都跟实行马克斯主义的地区一样贫穷,才会同样将「胖子」做为权力与幸福的象征。
从需求层次论的观点来理解,为何中国人现在看来相当野蛮?是因为他们连最基础的生存条件都难以满足,但又被儒的教义强迫持续繁殖,当饥饿已吞噬了理智,连自己周围的其他人看起来都会很好吃。在东亚历史上常见的吃人、吃小孩子戏码就是再这样的背景产生的。
北宋靖康年间,食用人类叫做两脚羊,其中老而瘦的男子叫做饶把火 (意思是说这种人肉老,需要多加把火),年轻的妇女不羡羊 (意思是说这种人的味道佳美,超过羊肉),小孩叫做和骨烂 (意思是说小孩子肉嫩,煮的时候连肉带骨一起烂熟)。
元朝末年,天下动乱,驻守淮右的官军缺粮,他们把人肉叫做想肉,意思是说吃了之后回味无穷,还想再吃。所以说什么古代中国的经济富裕那些言论都是非常可疑的,一个富裕发达的地区,很少听闻有吃人肉的风俗,
另外一个『人相食的年代』就是毛泽东在1960年代的施政造成的,更可怕的是,毛泽东对于大饥荒的问题心知肚明,虽然他接受到的报告连连造假,但在不可能的政策下造就一堆不可能的数字,他也会心生疑窦的。但为了苏联的军事援助,毛对于大量中国民众的死亡无动于衷。
在极度贫困的社会,才会产生吃人的传统,又再度验证了共产主义社会与儒教社会的相似性。
在极度贫困的社会,才会产生吃人的传统,又再度验证了共产主义社会与儒教社会的相似性。
在1959年3月的上海,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大幅征缴粮食,以充做给苏联军事武器技术的交换条件,当有人担心饿死人的时候,毛说论:「大家吃不饱,大家死,不如死一半,让另一半人能吃饱」。这种为了穷兵黩武而不顾百姓民生的做法,不也是跟汉武帝如出一辙吗?
来源:常山七次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