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谈
孟子聪明反被聪明误
网络转载
2018-04-21
天下杂谈
15,972
孟子尊崇儒家之道,宣扬忠孝。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于是,就有人针对他的“忠”与“孝”,给他出了个难题,问他:如果一个君王,他父亲犯了死罪,应该怎么办?杀吧,杀父亲是何等地不孝!不杀吧,就是对国家不忠(其实还有对百姓不“仁”,因为不惩办恶人,怎么安民呢?当然,这一点那人没问)。
自以为聪明的孟子回答的方法是:国王抛弃王位,驮着老父亲到人迹罕至的东海之滨隐居起来。
可是,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这个“精彩的回答”,其实很有问题:
问题一,这个君王离开王位,不再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了,是谓不“忠”。
问题二,这个君王与父亲这个“恶人”同居,还要养活这个杀人犯,是谓不“义”。
问题三,这个君王无视被杀者的冤情,是谓不“仁”。
问题四,这个君王擅离职守,没有规矩,是谓不“礼”。
问题五,这个君王徇私枉法,包庇亲人,显然不是清正的行为,是谓不“廉”。
问题六,这个君王不管是丢下母亲不管,还是驮着老母亲一道逃,都会让母亲去过苦日子,是谓不“孝”。
问题七,这个君王丢下兄弟姐妹不管了,是谓不“悌”。
问题八,这个君王自己定的法律自己不执行,是谓不“信”。
问题九,这个君王认贼做父,不知羞耻,是谓不“耻”。
问题十,这个君王不敢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采用逃避的态度和行为,是谓不“勇”
问题十一,这个君王竟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是谓不“智”。
大家看,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廉、耻”等等所谓美好的品德,被孟子这一招全破坏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根本上就是一个糊涂账,因为从来没有人对这些概念下过定义,因此,就没有精准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最后,仁不仁、义不义、礼不礼、智不智、信不信、忠不忠、勇不勇、孝不孝、悌不悌、廉不廉、耻不耻,谁“嘴大”,谁说了算!
2014年05月25日
来源:博谈网 作者:周非